華為徐直軍:堅持自主創新,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計算產業生態
近日,在2023 世界計算大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華為在計算戰略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對中國計算產業生態的展望。
徐直軍指出,中國的計算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從設計工具、材料、制造設備到芯片產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約。“我們不能指望別人給我們提供解決方案,我們必須自主創新,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計算產業生態。”
徐直軍認為,要推動計算產業的發展,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大規模使用計算技術,二是建設高效的算力基礎設施。他表示,計算芯片的發展應基于可獲得的芯片制造工藝,而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則應以可持續獲得的計算芯片和生態系統為基礎。
他表示,計算產業涵蓋了與計算機相關的各個領域,但最關鍵的是必須全面解決計算機的基礎問題。在他看來,計算產業包括個人電腦、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以及構成這些設備的處理器、內存、存儲設備、網絡接口卡、RAID 卡等關鍵部件。
他強調,計算產業的基礎領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他們之前無法生產網卡芯片和 RAID 卡芯片,甚至連服務器的電源管理芯片也無法制造,因此必須回歸到計算產業的基礎領域。
“盡管我們生產的芯片、服務器、PC 機,相比國外的生產有差距。但如果不去用,這個差距永遠是差距,落后永遠是落后。但是如果大規模去使用它,就可能拉動和推動我們整個技術的進步、產品的進步,然后慢慢追上去。”
徐直軍表示,以集群和云服務作為算力基礎設施的主要方向,這是解決方案之一。“能夠支撐起國家算力的根本根基和可持續發展,甚至領先,不是沒有辦法。受半導體生產工藝的影響,單顆芯片的算力也許是不夠的,但是基于集成技術,把多個 CPU,多個 AI 處理器連接起來做成集群,然后利用云計算的分布式手段,是可以滿足國家算力需求的。總結下來就是我們要構筑起中國的第三代計算平臺。”